各县(市)区教育局,大榭开发区文教卫生局,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宁波国家高新区社会事务管理局,各直属学校(单位):近年来,我市根据科学、公平、规范、高效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和高中段学校招生规范改革,逐步形成了分类考试、双向选择、多元录取的招生考试规范,形成了有益于推行素质教育和培养革新素养的新局面。为贯彻落实《宁波教育事业第十二五个五年进步规划》,优化育人模式,推进高中段学校特点化多元化进步,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进步需要。现就2012年的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和高中阶段招生工作有关事情公告如下:1、2012年中考中招工作的指导思想考试与招生规范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行素质教育的重点环节。推进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和高中段招生规范改革,打造和健全科学、公正的考试与招生规范,需要一直坚持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方位进步为主题,坚持有益于深化课程改革,有益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进步,有益于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有益于普高学校多元化进步,有益于普高教学与职业高中教学协调进步为原则,确保中考中招的公平性、科学性和规范性。2、2012年中考中招工作的具体事情1.各地要依据教育事业进步规划,适度扩大或整理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充分满足初中毕业生就读当地高中段学校的需要,确保本年度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的比率在98%以上。普高和中职学校招生计划按普职基本相当的原则,大体上按1:
1比率编制。
2012年全市要分类控制好普高学额,全市普高班额原则上为48人。基本符合申报条件,在近二年欲申报省一级普高特点示范学校的普高学校,班额应控制在40人以内。市直属公办普高班额原则上为40人。今年起取消公办普高三限生招生。学业考试对象为在甬就读受完九年义务教育的应届初中毕(结)业生。参加普高学习,需要考虑到国家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政策的衔接,因此非本省户籍(港、澳、台学生除外)的学生原则上回原籍考试报名普高,但可考试报名我市的职业学校、技工学校。2.高中段学校招生坚持全方位衡量、综合评价、尊重选择、择优录取的原则。既依据学生的学业考试成绩,又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既依据学生进步的现有水平,又关注学成长远的进步潜能;既依据学生能力的总体表现,又关注学生某方面的突出才能。改革评价内容,增加考试试题的能力评价网站权重。努力探索科学的评价工作,严格依据新制定的省学科《课程标准》,认真落实《关于调整初中部分学科教学内容及需要的建议》(浙教办教研〔2010〕160号)需要,降低考试内容,改进命题模式。以市教育局教研室撰写的《宁波2012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作为学业考试命题和试题水平评测的依据,各学科考试范围原则上以初中毕业学年度的内容为主,有的学科适度涉及初中阶段其他年级的部分内容。严格控制试题困难程度,所有学科困难程度系数不小于0.70。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死记硬背的考试试题,适合增加部分学科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缩写)类考试试题的网站权重,适度渗透到更多的考试学科,强化对考生常识面、综合剖析、革新素养方面的考查。提升命题的效度、信度,提升命题水平。2012年学业考试日期为6月12日、13日两天,考试考哪几科、考试形式、答题时间及分值如下表:
语文,120分钟,闭卷,120分钟数学,120分钟,闭卷,120分钟英语,100分钟,闭卷(含听力20分),110分科学,120分钟,闭卷,150分社会政治,开卷,90分钟,80分体育,文件另行制发,30分满分分值合计,610分3.继续健全体现素质教育需要的学生学业评价、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招考体系。各地要加大指导,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和健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发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在示范性普高保送生推荐、定向招生和专长项目招生中有哪些用途,2012年各类高中段学校招网站收录取新生时需要把考生的综合素质评测等第作为前置条件,录取为省一级重点普高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评测应达到1A3P及以上等第,推荐保送生须达到2A2P及以上,其他高中段学校录取的学生原则上应达到4P及以上等第。
2012年综合素质评测具体详见附件。4.各地应从促进城乡初中均衡进步和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高度,做好省级示范普高招生名额分配工作。按省教育厅需要,2012年度省公办示范普高招生名额分配至少达到50%。操作上要坚持公开、公平的原则,增加透明度,确保初中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县(市)区对省级示范普高保送推荐生进行提前录取测试的,时间不能早于网络情人节。试题由县级考试部门命制,考试须在一天内完成。试题命题不能超纲,不出偏题、怪题,困难程度系数应控制在0.6以上。保送推荐生录取率高于75%。试题实行备案评估制,各县(市)区在测试后一周内上交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改革市直属优质普高保送推荐办法,实行学业考试前保送和学业考试后定向招生相结合的录取方法。宁波中学、效实中学招生计划数的40%计,宁波二中招生计划数的30%计,实行学业考试前保送推荐方法录取。宁波中学、效实中学招生计划数的20%计,宁波二中、惠贞书院招生计划数的30%计,宁波三中、宁波四中、宁波李惠利中学招生计划数的40%计,华茂外国语学校公办班招生计划数的25%计,实行学业考试后定向录取。具体招生方法另行拟定。5.继续试行普高革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招生学校要坚持全方位衡量、综合评价、尊重选择、择优录取的原则,加大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打造完善优秀学生和专长生的发现机制、培养指导规范,拓展高中阶段革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市教育局于4月中旬前确认2012年拓展普高革新素养培养推行项目学校,并开辟有关报名网页,统一在线报名。学生根据实验项目的培养方向和招生需要,限时选报一所学校。学校通过审核筛选确定少量的学生参加统一测试。由市教育局提供文科卷和理科卷,学校选择一类试题测试。学校自主择优确定30人,报市教育局审核录取。具体招生细节另定。6.积极推进普高特点化多元化进步实验项目。探索普高适应学生个性专长进步的办学机制、课程设置、教学渠道、学管理与综合评价方法。支持学校立足办学传统和优势,优化育人模式,形成办学特点。市直属普高依据学校办学特点,向市教育局申报体育、艺术、人文、科技与创造等特点进步项目,由市教育局审核确认,一经确认,不能随便变化,并向社会公布。特点项目招生比率低于该校招生计划数的3%。专长生由初中校长书面推荐,推荐人数原则上低于该校初中毕业生人数的1%,专长生比较集中的学校不能超越2%,并在校内公示。市教育局组织若干专家组考核认定,认定后的专长生名单予以公示。由招生学校根据招生方法自主录取,专长生实行零批次录取。7.积极稳妥推进普高、职业高中对外合作交流。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引进国际课程,为普高与职业高初中生提供国际教育选择。规范国际合作办学学校招生行为,学校招收的学生应参加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8.继续推行市特点专业职业学校主干专业、省示范专业或市重点扶持专业跨地区招生。鼓励职业学校与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高职院校、高教自学考试和行业企业的合作办学。试点推行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全市统筹学前教育专业布局,扩大五年制招生规模,增设四年制,提升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层次。中职学校三年制学前教育按保育员方向培养。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举办的身体素质需要较高的艺术表演类等专业继续推行提前自主招生(具体方法另行制发)。9.贯彻落实《中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宁波民办教育促进条例》,积极鼓励、支持民办学校进步,规范办学行为,切实提升教育水平。要引导学校拓展小班化、特点化实验。民办高中的招生计划需要纳入当地高中进步事业计划中,在当地普高教学资源能满足需要的,要适合控制招生规模,控制好班额。当地高中公办教学资源难以满足当地需要的,地区的民办学校招生应以当地生源为主。民办高中学校招生要按计划招生,按公布的录取线录取。在招生计划实行过程中,如需调整计划,须经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赞同。市教育局将跟踪调查民办学校招生状况,当令公布。学校应严格按物价局审批的怎么收费收费,不能擅自提升怎么收费,不能向学生收取任何与入学挂钩的捐助及设施捐赠。具体招生方法和怎么收费报审批地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由审批地教育行政部门监管。10.2012年中招加分(降分)政策,依据省教育厅有关中招加分建议,结合宁波实质,另行制发。3、加大领导,严格管理,确保2012年中考中招工作有序推进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和高中段录取工作的领导,依据省、市有关规定,结合当地实质,加快教育改革,提供愈加多样、更优质的高中教育,拟定贯彻落实的推行策略。强化有关规范,确保考试招生工作顺利推行,打造公示规范、诚信规范、监督规范和监控评估规范,杜绝违规违纪现象。要规范高中段招生行为,各学校特别是省级示范学校不能违规拓展变相的生源调查,不能向招生辖区以外区域组织培训机构等变相提前招生的行为。欢迎各地对2012年违规招生行为进行实名举报,举报一经核实,予以严肃处置。举报电子邮箱:21ZBL@163.com。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根据浙江中小学生电子学籍系统管理需要,规范高中新生的学籍管理,公办普高原则上在本辖区范围内招生,如需跨县地区招生的,需要列入市教育局年度招生计划。严禁超计划招生,严禁录取已被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录取的学生。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加大中考中招政策的宣传,使广大考生、父母准时知道有关的政策、需要,准时回话社会、父母的关注与疑惑,同意社会和媒体的监督,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支持,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和高中段招生的顺利推进打造好的社会环境。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科研部门要打造高中招生工作年度剖析报告规范,于每年8月底将剖析报告向市教育局书面汇报,同时积极推进考试招生录取等各种环节信息化工作,确保科学性、公平性。